服务产品
攀枝花: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
来源:攀枝花日报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0日

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改革引向深入,必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有力推动我市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攀枝花从不缺少创新“基因”。数据显示,全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67.5%,连续6年稳居全省第三位。但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挺立潮头,我们必须深 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制度完善、成果转化、开放合作、服务保障、人才聚集等方面持续用力,进一步清除障碍、破除藩篱,让创新的活力充分涌流。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是“点火器”。要大力支持改革创新探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面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尤其 是要因地制宜耕好“试验田”,深化拓展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市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重点科研项目“揭榜制”试点 等,突破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科技研发活力。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是“助推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点在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我们应当加强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 有效结合,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科研成果概念验证、技术评价、中试熟化和小批量试生产,加 强新产品应用示范,促进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市场化应用等,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强化科技成果转移 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大力推进科技开放合作是“加速器”。历史证明,闭门造车难以进步,开放合作才能共赢。创新不能单打独斗,要建立新型协同创新机 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攀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机构,发展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加强与川 西南滇西北市州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从而实现从分散式创新向系统性创新的转变。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打造区域创新人才聚集高地是“稳压器”。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必须充分用好人 才这个“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千人(引才)计划”“优才计划”“三行动一工程”,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站在世界前沿和产业前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变人口 红利为人才红利,不断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度融合,进而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完善柔性引才用才机制,不断 放大柔性引进人才集聚、辐射、吸附效应,突出引才实用性、针对性和匹配性,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慧”。要做好科技科研人员服务保障 工作,着力营造关注人才、关心人才、温馨和谐的留才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创新人才聚集高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 撑。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只要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深化改革,坚决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创新活力必将充分激发,发展潜能必将充分释放。

友情链接: 科技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省科技厅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攀枝花学院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61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