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开展的专利合作条约高级巡回研讨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6月18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承办的“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专利合作条约(PCT)高级巡回研讨会在成都举办。
为使国内创新主体更深入了解并运用PCT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成都联合举办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法律司副司长马西亚斯?莱斯勒、PCT法律司官员俞志龙分别就改进PCT制度更好地服务用户、PCT近年来的细则修改及其他动态进行了讲解,并与参会的成都市涉PCT业务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有关代表进行了交流。
马西亚斯?莱斯勒
主题:改进PCT制度更好地服务用户
人物名片
马西亚斯?莱斯勒(Matthias REISCHLE),德国人,现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PCT法律司副司长。
莱斯勒先生拥有德国康斯坦斯大学的法律学位(1993)和比利时欧洲学院欧洲法律研究的法律硕士学位(1994)。他在1996年于德国完成了法律实习,之后在位于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组织担任法律顾问。
在1998年加入PCT法律司之前,他曾参与对PCT条约细则和其他PCT相关文本的各种修订的起草和实施,包括行政规程、各种指南和出版物,如《PCT申请人指南》和《PCT业务通讯》。莱斯勒先生经常参加有关PCT的培训课程、研讨会和国际会议,为申请人及其代表就PCT规程提供建议。
俞志龙
主题:PCT的持续改进——近年来的细则修改及其他动态
人物名片
俞志龙,山东大学理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英国杜伦大学法律硕士。
1994年至1996年在北京仪器厂从事技术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专利局(后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物理发明审查部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以及PCT申请的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等工作。2003年调入审查业务管理部,主要负责审查质量管理、审查指南修改、审查业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
2008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任PCT法律司法律官员。主要工作包括参与PCT行政规程、指南及其他法律文件的修改,解答PCT法律问题和出具法律意见,处理PCT疑难案件,开展用户培训和PCT推广等。
研讨会现场,新力光源和光明光电等成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代表分享了其公司进行PCT申请的经验。
新力光源代表
企业概况:
主要业务包括新力化学和新力照明。至5月底,已经累计申请专利841件。公司2005年开始国际专利布局,在21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律师事务所合作,基本保持PCT的大幅增长。
经验分享:
1、知识产权是城墙,专利是城砖。
2、企业是军队,专利是粮草。专利布局要有相应战略。
3、专利布局到一定数量,就要有产出,迈向专利运营。
光明光电代表
企业概况
2006年外向型企业意识萌芽,递交第一件PCT申请;2008年积极利用PCT申请加强核心产品和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2011年提出知识产权战略,强化专利申请质量与布局。
经验分享:
PCT申请需要考虑的因素:
1、申请的专利性(国际检索报告、国际公布前的撤回、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2、商业上的可行性(产品市场认可度、评估商业价值)
3、申请国(自身与竞争对手产品制造、销售等实施地、竞争对手PCT申请地)
4、费用预算
此外,召开海外专利申请专题会议,要求IP、市场及研发部门参加,判断市场价值、技术价值,形成会议纪要,三个部门共同讨论,提出结论意见,从而决定海外申请策略。
研讨会的最后,参会人员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互动。
《专利合作条约》(PCT)
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于1970年6月19日由35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1978年6月1日开始实施。截止1998年10月,PCT缔约国已经发展到了98个,是缔约国最多的工业产权条约之一。PCT详细规定了专利申请所要遵守的形式要求,从而为一项发明“通过众多国家同时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而获得专利保护创造了可能性。”PCT使专利申请的程序性问题趋于统一,也使专利的审批程序“进一步国际化”。相对于以往的工业产权的国际间协调成果来说,PCT达到了进一步的积极效果。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定,在1993年12月乌拉圭回合闭幕时达成。协议分为总则和基本原则;关于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使用的标准;知识产权的实施;知识产权的取得和维持;争端的预防和解决;过渡性安排;机构安排和最后条款等7大部分,共73条。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61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