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品
攀枝花:创新赋能浪潮涌
来源:非钒钛度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3日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许多攀枝花人看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义不亚于当年攀枝花特区的诞生。

  又一次站在“国家战略”舞台上的攀枝花,下一步将如何发力?

  55年的风雨兼程,攀枝花早已懂得,唯有创新,方能立于潮头,创新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硬核”。

  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攀枝花当主动肩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在产业基础和产业创新上“补短板,辟新域”,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世界级的钒钛产业集群,主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敢为人先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今年,由攀钢自主研发、从试生产到批量供货不到半个月就完成的出口型道岔钢轨,发往印度尼西亚。作为中国高铁技术“整体出口”的第一单,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全部使用攀钢钢轨。一支向新而生、向强而长,充满力量的“攀钢航母舰队”正集结出海。

  “航母”出征,动力强劲;“护航舰艇”,快速跟进。

  在攀枝花,正如火如荼推进的钒钛重大项目还有很多:天民钛业100吨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冶金制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建成试车;卓越钒业含钒废水资源综合利用环保项目建成运行;山青钒业4000吨五氧化二钒扩能项目建成2条生产线准备调试;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我市正积极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攀钢“工业航母”作用,全力打造联合“出海”的“攀钢航母舰队”,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一座因矿而建、因钢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科技创新是攀枝花从无到有的本底、与生俱来的基因。攀枝花的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以科技创新引领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奋斗史、发展史。

  放眼攀枝花,创新基因正在激发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再创业激情,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和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突破转炉提钒、钒氮合金、大型电炉冶炼钛渣等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到生产出全省第一炉海绵钛、全省第一炉钛锭……一项项科技成果见证着创新带来的发展飞跃。

  从被全域纳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到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检验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钒钛标委会……一个个“国字号”平台承载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今天,攀枝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含钒钛钢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世界第一大钒产品基地。实现了铁的回收率70%、钒的回收率达44%、钛的回收率达到了29%。全市创新指数位居全省第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2,走在了全省科技创新第一方阵。

 剑指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

  创新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攀枝花除了得天独厚的钒钛、稀有金属等资源优势外,不少专家认为,我们还具有政策机制和产业基础等优势,应在“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这两个新的定位中,建设大批尖端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全链条创新,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提升攀枝花“话语权”,才能不负中央的重托。

  为此,我市在科技体制改革上,大刀阔斧、招招给力,拆掉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奋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积极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动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攀枝花抓政策引领,健全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体制,集聚创新要素,加速成果转化,培育发展动能。健全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化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模式改革,优化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路径,提升科技创新保障能力。

  攀枝花抓主体培育,争取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把钒钛新城创建为省级新区,积极承接成渝地区高新技术成果,探索“总部在成渝,基地在攀枝花”“研发设计在成渝,转化生产在攀枝花”等合作模式,全力争取重庆钒钛冶金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落地转化,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攀枝花力量,为攀枝花再赴国家战略、再担国家使命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

  今年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大会,是致敬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大会,凸显着攀枝花科创事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重视。

  为让科技人才在各自领域尽情发挥所长,攀枝花不断为科技人才茁壮成长开垦“沃土”,搭建舞台。

  我市出台人才新政七条、科技创新政策六条等政策,推行柔性引才机制,精准引进一批适用人才,解决好人才“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未来五年,我市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目标是: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到2025年投入强度达到1.65%;钒钛磁铁矿铁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钒的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钛的综合利用率达40%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9件;每万人中科技人员达180人。

  勇立潮头、踏浪而行,科技创新,将继续开创攀枝花崭新局面。

友情链接: 科技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省科技厅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攀枝花学院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61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