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智市长在“创业天府·菁蓉汇”双流专场上的即兴演讲
欢迎大家!感谢大家!这是我现在最想说的两句话。不管是大学校长、行业领导者、投资者,还是我们大学生创业者,我在这里一并表示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来参加“菁蓉汇”这样一个特别的活动。
在这里我还想提两点建议。第一,希望从下一场“菁蓉汇”开始,创业者和投资人要坐在前排,市长和校长坐在旁边。“菁蓉汇”的主演和主角是创业者和投资人,他们才应该坐中间。我们是站台的,就应该在后面站台、在旁边站台。希望下一次“菁蓉汇”的座位能按照这样来安排,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我们活动的主题、主角和主旋律。第二,我来成都以后在政府全体会上强调要树立一个规矩,就是在特定的大型活动中,介绍嘉宾要采用“先外后内、先企后政”的方式。要先介绍外来的嘉宾,再介绍我们自己的嘉宾;要先介绍企业家,再介绍政府参会同志。市长放到最后介绍也没关系。这是一种礼节,要表达出我们这座城市,对关心支持成都发展的各届朋友包括企业家的尊重和感谢。这是我前面想说的两点意思。
接下来我归纳了今天“菁蓉汇”的六个特点。希望每次“菁蓉汇”都能进行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这样有助于我们把“创业天府”计划实施得更好。
第一个特点,今天的“菁蓉汇”不管是创业者、企业家还是站台的各位领导,都热情高涨、气氛火爆。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老领导对今天的互动氛围给予了充分肯定。景安理事长是中国创新创业元老级人物,在科技部工作了几十年,我们都是他带出来的,搞创业的人应该都知道他的名字,我们非常尊重他。能得到老领导的肯定,说明我们的现场气氛很好。今天是第五场“菁蓉汇”,比以往四场的会场更大,站着听的人更多。大家看得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但该鼓掌的时候一定有掌声助威,充分表达出大家对创新创业的共识。
第二个特点,双流借“菁蓉汇”这个平台宣布 “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正式揭牌,同时还签约了武汉大学校地合作项目、工信部核芯空间项目、创客中国项目、中物院军民融合型科技创新园、青年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共建中国地质大学成都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系列合作项目。我认为今天揭牌的科技创新园以及成立的这批研究院,一定会成为成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良种基地,一定会培养孵化出很多创新的成果和创业的团队。
第三个特点,今天的路演项目依然“高大上”,而且开启了投资意向竞价机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专家的评审很重要,市场的挖掘更准确。创业项目价值要靠市场去挖掘,虽然投资意向竞价不等同于真金白银的投资,但更体现项目的市场认可度和关注度,更表达市场对项目价值和创业团队的评价,可以归纳为创业魅力与资本力量的完美结合。希望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完善。
第四个特点,首次出现了外地创业团队。今天参加活动的有两个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创业团队,他们的项目水平都很高。我们最初的设想,就是“菁蓉汇”不仅要在成都办,还要去北京办、去上海办、去美国办,其目的就是号召和吸引更多人到成都创新创业。我们要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成都成为“创业之城,圆梦之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世界的创新创业版图上不仅要有硅谷、有北京这样的城市,还要有成都。成都“创业天府”计划实施以来,推动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加上过去成都本身具有创新创业的好基础,相信成都的创新创业条件会越来越好。成都一定会在世界创业城市的版图上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这是我们的梦想,相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个特点,一起为创业者站台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今天景安老领导亲自来为创业者站台,包括国家工信部领导,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领导都来为创业者站台。周末休息有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为创业者站台就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今天五位投资点评专家和30位创投专家,都是国内重要的、响当当的人物。今天到场的创业者很幸运,因为大家见到的都是大佬级的创投者,一般的场合他们都不去,有成都这样好的氛围他们才会来。 刚才秦君董事长、张景安理事长、郭位校长和李晓红校长都讲得很好,他们讲的观点意见,都值得每位创业者去体会、去学习、去运用。希望我们工作人员下来进行认真的整理。因为时间有限,他们不能讲得更多,但我们要把他们没有讲完的话用文字表现出来,让更多人都能分享。
第六个特点,新浪网对今天“菁蓉汇”进行了现场直播,“菁蓉汇”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菁蓉汇”现场容量有限,但网络容量无限。我们要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手段,把“菁蓉汇”打造成一场永不落幕的创业盛宴,让更多人享受到“菁蓉汇”带来的启发。所以,我要感谢新浪网作出这样的贡献。
借此机会,我还想谈几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双流县创新创业基因好、劲头足、模式新,推动创新创业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上世纪80年代,双流“薛永新创业”的故事,使四川全省唱响了“到双流创业去”的口号。双流老牌全国百强县是怎么来的?是创业者干出来的。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老一代创业者。今天,双流县又响应中央的号召,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与高校院所合作,采取“研究院+产业园”等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的转型、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的转型。希望全市各个区(市)县要向双流学习,对创新创业要有更高的认识、更大的目标、更多的作为,努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为成都未来发展积攒更大的动力和后劲。
第二点体会,“创业天府·菁蓉汇”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项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行动。
如果仅仅把“菁蓉汇”看作一个一般的活动,是没有办法坚持太久的。“菁蓉汇”是一项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行动,所以能够坚持、能够持久、能够传播、能够产生更大效应。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发展积攒后劲,使成都赢得未来。传统的方式我们要做,但是创新的方式我们更要去尝试。成都能不能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更有竞争力、更有后劲、更有话语权,创新创业的推动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我相信景安老领导最喜欢听我这句话,因为他的创新创业情结最深。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城市的梦想,是真正决定城市梦想最关键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城市的未来由年轻人决定。我们支持创新创业就是要支持年轻人发展,就是要把更多的年轻人变成创业者,把更多的创业者真正转化为企业家,把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型商业力量,并由此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更好地发展,让城市有更好的未来。这就是我们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好地为年轻人创业当保姆、发展做保卫,让年轻人创业走得更顺利、更安全。我们要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成都成为一个创业政策最完备、创业平台最健全、创业氛围最浓厚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让我们的年轻人,让所有创业者,不管是成都的还是成都以外世界各地的,在成都都能看得到希望、摸得到未来、圆得了梦想,都能成就精彩的人生。我几十年来不离开创新创业战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希望为年轻人打造最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他们都能梦想成真!
第三点体会,希望我们各个区(市)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创新创业中错位发展、竞合发展,让锦绣天府开满创新创业之花,让成都结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丰盛硕果,为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两个百年”梦想目标作出成都应有的贡献。
第四点体会,受刚才路演项目的启发,我认为创业者要实现目标,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要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
具备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就是要坚持创新、坚定信心、坚韧不拔;有技术就是要能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懂经营就是要有市场的功底。概括来讲,就是既要有技术的逻辑,又要有商业的逻辑,还要有市场的逻辑。技术的逻辑是手段,商业的逻辑可以赢得资本,市场的逻辑则是让你能够真正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创业者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还具备企业家精神特质,就一定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一定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最后,我想把“菁蓉汇”微信公众号上的几句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自己想醒,没有闹钟也可以醒来;
自己想努力,没有帮助也可以成功;
自己想点燃梦想,一根火柴足以形成燎原之势。
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想改变一定要靠自己!
请大家相信,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只要我们盯住目标,凝住神、铆足劲、心无旁骛,梦想终究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谢谢大家!